東亞和東南亞地區(qū)的冬季季風(fēng)氣壓波
DOI:
作者:
作者單位:

作者簡介:

通訊作者:

中圖分類號:

基金項目:


Author:
Affiliation:

Fund Project:

  • 摘要
  • |
  • 圖/表
  • |
  • 訪問統(tǒng)計
  • |
  • 參考文獻
  • |
  • 相似文獻
  • |
  • 引證文獻
  • |
  • 資源附件
  • |
  • 文章評論
    摘要:

    日本《氣象集志》1979年4月號刊載村上多喜雄的《東亞和東南亞地區(qū)的冬季季風(fēng)氣壓波》一文,摘譯其內(nèi)容如下.1.用1970年11月16日到1971年3月15日整個中國、中國東海和南海、西北太平洋溫帶和熱帶地區(qū)的風(fēng)和溫度,研究冬季來自北方的季風(fēng)氣壓波的某些特征.低層氣壓波大多出現(xiàn)在東海,在大約700毫巴層以下,對經(jīng)向風(fēng)、溫度、垂直速度和增溫率等項,主要譜峰均在4.3—4.6天左右.對于對流層低層的4.3—4.6天振蕩來說,溫度和經(jīng)向風(fēng)之間的余譜為正隧(北向感熱輸送,而溫度與垂直P速度為負相關(guān).相比之下,南中國海主要譜峰在6.0—6.7天左右,伴置次最大譜值在4.3—4.6天左右.在對流層低層,東海和南海之間的相關(guān)系數(shù)一般超過0.5.整個南海的

    Abstract:

    參考文獻
    相似文獻
    引證文獻
引用本文

.東亞和東南亞地區(qū)的冬季季風(fēng)氣壓波[J].氣象科技,1980,(4):39

復(fù)制
分享
文章指標
  • 點擊次數(shù):
  • 下載次數(shù):
  • HTML閱讀次數(shù):
  • 引用次數(shù):
歷史
  • 收稿日期:
  • 定稿日期:
  • 錄用日期:
  • 在線發(fā)布日期:
  • 出版日期:
您是第位訪問者
技術(shù)支持:北京勤云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
任丘市| 双峰县| 大丰市| 郴州市| 罗江县| 信丰县| 恩平市| 肃北| 贵溪市| 德清县| 岗巴县| 大港区| 苍南县| 巫溪县| 类乌齐县| 根河市| 永定县| 张家界市| 南通市| 彰武县| 历史| 曲靖市| 双牌县| 读书| 枣庄市| 图们市| 张家港市| 崇礼县| 连平县| 卓资县| 婺源县| 广州市| 城口县| 怀宁县| 新龙县| 乌什县| 连南| 南安市| 武鸣县| 莎车县| 金塔县|